近日,河南省镇平县人民法院石佛寺法庭通过“一村四警”多元解纷机制,成功调解一起玉石代卖合同纠纷,让深陷矛盾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,用司法实践雕琢出一幅民族团结、商业繁荣的美好图景。
“说好是三块玉石一起代卖,现在却只退一块,要退三块一起退……”调解室内,维吾尔族同胞比某力·卡某尔情绪有些激动。而原告许某也一脸无奈:“剩下一块实在卖不掉,押金总不能一直压着呀……”
原来,二人协商由许某代售比某力的三块玉石,并支付了押金。后两块玉石顺利售出,第三块却迟迟未能售出,许某希望退还未售出的玉石并拿回剩余押金,而比某力则认为既然是三块一起代卖,现若退还就必须三块一同退还。双方各执一词,争执不下,最终许某一纸诉状递至法院,要求返还押金。
石佛寺法庭受理该案之后,敏锐地意识到,这起纠纷虽不复杂,却涉及少数民族同胞,又关乎当地玉石市场的营商环境。“不能机械办案,要真正化解矛盾,促进和谐。”石佛寺法庭庭长姜赟决定启动石佛寺镇天下玉源社区的“一村四警”联动机制,邀请公安、检察、司法等部门共同参与调解。
调解伊始,气氛一度紧张。社区民警先是凭借长期处理民族矛盾纠纷的经验,稳定双方情绪。法官则趁热打铁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双方解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合同编相关规定:“代卖并非买卖,未售出的玉石应当返还,押金也要据实结算。咱们双方应当共同遵守市场交易习惯,坚持诚信经营,市场才能更加繁荣。”司法所调解员见双方态度有所松动后及时介入,给双方做心理疏导,减少对抗情绪。检察干警则全程监督,确保调解程序规范、合法。
最终,在“一村四警”团队见证下,双方达成和解:比某力分期返还许某押金,许某在款项结清后立即返还涉案玉石。若玉石损坏或无法返还,则退还已支付的钱款。法庭当场出具民事调解书,纠纷圆满化解。
一块温润的玉石,一场温情的调解,见证着法治力量如何将不同民族、不同地域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。这起纠纷的成功调解,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优化了辖区玉石市场的营商环境,也是“一村四警”联动机制高效运行、有效整合司法行政资源、合力化解基层矛盾的典范,为民族团结贡献了司法力量。